我最喜欢的一本经典书—— 《我们仨》

期次:第170期    作者:2016汉语言文学一班 孙婧涵   查看:276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
  “现在我们三个失散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
  2016年5月25日,杨绛先生离开了这个于她来说了无牵挂的世界,去另一个时空与亲人团聚。时光荏苒,一年的光景没有为我们的人生增添多少阅历,却让这位传奇女性朦胧的幻影越加美丽。那个译出“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的女子,带着一份最纯净的骄傲飞向天涯彼岸,留下的是一份越加珍贵的文化宝藏。之中,唯 《我们仨》 最为精妙,让人反复推敲啧啧称叹。
  看我们仨,看的是什么呢?记得不久前看一个博主推荐这本书。她说这本书很好看,讲述了几位伟人的一生,与其对生死的感悟。说得好,不过她说“这本书分三部分,由于前两部分时间位于第三部分之后,可以留在最后看”我并不赞同。
  众所周知,这本书可以视为杨绛先生在独女和丈夫相继去世后写作整理的回忆录。三个部分各具匠心。第一部分“我们俩老了”,洋洋洒洒不过数笔,便架起了整本书朦胧梦幻的框架。她说自己梦见他一声不响地忽然走了,于是他便送她一个梦,一个万里长梦,让她一程程的送,一句句的说再见。
  书的第二部分名为“我们仨失散了”,文如其名,杨绛先生以现实为经、以梦境为纬,相辅相成,交织交错,将三个人的生离死别写成一篇黑色童话。压抑的描写让人浮想联翩,四周的景物无时不在投射恐怖暗影,却又在真相来临之际扼住人的咽喉,给人无声嘶吼之感。梦里水乡连天脚,长明灯尽蜡炬干。何梦安能久长存?不禁湿衫坐长叹。
  这本书的最后一部分是“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与前两部分相比,这一篇章的内容显得有些普通,结构手法也带着几分寡淡,但不可否认,这一部分是极为重要并且最是耐读的。63年的漫漫人生路像初春的雨滴润物无声,随着老人的笔端娓娓道来。那个连鞋带都不会系的老头儿,那个小天才般令一家人的骄傲女儿,那个时而胆小时而独立自强的传奇女子……有一见钟情的偶像剧般浪漫初见,有柴米油盐诗词歌赋的嬉笑日常,也有纪录片式的批斗潦倒绝境。恰恰沉静如潭,偏偏抓心挠肝。
  我可以看到三人对合著 《我们仨》 的热情想望,可以看到临终前钱媛卧床紧咬着苍白唇瓣与泛白手指倔强勾画稿纸的笔尖,更能看到面对命运人们的无力感。全书格调哀而不伤,我否定将这一份回忆提前观看,除了尊重书籍记叙所营造的特殊意境外,也有些许私心。
  何为梦?把结局放在最后,那是一个令人唏嘘的悲喜剧,清楚明了,但也仅此而已。而将结局放在开始,无可更改的命运与朦胧幻境,是真正的无可奈何,真正的南柯一梦。那些欢乐,那些痛苦,那些离离合合,就是一位老人在一个个独守的夜晚笔墨下的刀光剑影,抽丝剥茧剖析自我解读人生。
  我见过许多人写漫漫人生路,也见过许多人写生离死别,却第一次见到一个人这般轻描淡写,用如梦的笔端停顿,用无常的生命谱曲,将悲痛细数化形炼作一首诗。虽然,她说她从来不写诗。
  有的人,笔香文墨,化作诗,绘作画,不渲情,自深情。她就静静的坐在那里,慢慢的讲述她的故事,无关这世界,只有“我们仨”。从此这世间,再无生离,只有死别。
  “所有的结局都是开始,只是我们当时不知道而已。”离别,是为了用另外一种方式去生活、去怀念、去守护,以及期盼。每一位老人都是一本奇妙的书,封存着各种书籍的图书馆,名字叫做历史。而历史,永远不会停止向前。文字的魅力就在于此,它给你时间去哭泣、去伤感、去骄傲、去放飞自我、去欢天喜地。那些沉淀下来的,便化作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相伴一生。
  古驿道,灯火长明。